言行不一 ,是指语言和行为不一致,或曰自相对立,或是风马牛不相及。言行不一而指导他人的修行人行持也是为表面的修行。这种人,多是自身没有什么本事却爱四处说教的肤浅的行者,於现世中颇为...
【佛学知识】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九 若不按法而行反而教人乃为表面
自古有言:欲立人者,必先立己,己尚未立,何可立人。其意是说,要授意他人,自必言身立正,他人方可依之。
【佛学知识】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八 修法而不知法要流为表面
已依止了上师、皈依佛门的弟子,当依法入修,依师教而作具体行持,每日勤修不怠,方可成就生死之大事。
【佛学知识】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七 只研学理不修法为表面
学佛修行人钻研学理不是坏事;而坏的就是某些“老学究”“新学研”居士、比丘行人抱着质疑态度,以固守所谓的“严谨务实之学风”,依夫子所云:……
二十徒劳行——之十一、若不决定坚守,受戒为徒劳也
行人欲证道,除具诚信精进实修,明信因果;于修行的路上还必需要有一把尚方宝剑来斩妖降魔,驱除一切阻障。这把尚方宝剑,是每个行者所不可欠缺的。
二十徒劳行——之十、不以菩提心,又无虔信,布施为徒劳也
论及布施,暂不言他,单从修加行、聚集福德资粮来讲,是修行人增之福报的一个很好的方法。 布施,在其性质上分,有净布施和不净布施,即有相布施和无相布施,主要看其所为布施之境是否对无量之境而起,或是否落于世...
【佛学知识】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六 居士不勤修为表面
学佛修行之人,若不勤于修持,则成就便是岌岌可危,自是难于了脱生死。何独于此单指居士不勤修则为表面行呢?学习佛法,可以由显宗而入法修持,也可以依密法而成就。
【佛学知识】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五 为僧不守戒流为表面
为僧者,若不奉守佛法戒律教规,所修之行必为有过之行,流于表面,则无真正成就。
【佛学知识】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四 若为密人不守三昧耶流于表面
此之密人,是指依密宗修行的行人; 这里所言之三昧耶,是指密宗特有的一种戒叫三昧耶戒,此戒概广义戒条及法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