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古佛以至高无上的顶圣智慧,洞悉宇宙人生的真谛,融会贯通,身体力行,直入文明道德的最高境界的至理。认真研习,深鉴内识,从其超尘脱凡之智慧,无私正节,了明万法之微妙,都会受到很大的...
当代住世佛陀学术论文(一)传统 无我 空间
南无羌佛学术论文颇多,但由于很多都属于佛教之哲理,易与佛法专题相似,故我们将南无羌佛剖析佛法道理的文论开示归入‘百千万劫难遭遇无上甚深佛法类’的法音中,此处只选取以艺术修养、心理发...
【学佛 修行】二十徒劳行(全)
推荐阅读:学佛禅苑为了方便读者,已从网上收集汇总系列文章,以供大家阅读参考。完整法义请详见《子必依论》。
二十徒劳行——之二十、看书闻法未懂义理、不能施行,为徒劳也
现今多有行人,执以看书而满足,或以闻法为功,却不履行之,作为实际行持,因此往往令修行不能进步,滞停不前,此一行举,实在是徒劳行,成就勿得,将无功而返也。
二十徒劳行——之十九、若做利乐有情事,非由菩提心起为徒劳也
修行人为利乐有情事,大凡是由两种心生起,一种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一种是菩提心。盖四无量心乃菩提心之基石,因此它们是一种先与后的承启关系,似乎没有绝对的界限,但有断我和执我的不同。
二十徒劳行——之十八、若不实行,受口诀为徒劳也
密宗佛法之法义诠释,诸行者修习,必通过传承之上师言传身教,并经过若干传法仪式修法授与诸众,如此,方可实行。不经上师而自行修法者,是无效之行持,没有受用的。
二十徒劳行——之十七、若不知自性,修定徒劳也
自性为何?定复为何者?无论出家僧尼行者,或在家居士等,所修之法,盖为奉行佛意、依正法之义而行之了脱生死之法,别无他耳。此了生死之法修,依众生各自不同之缘起而作不同形式、方法之修持,...
二十徒劳行——之十六、若修大乘教法,无大悲心为徒劳也
佛门中,为上师者应因材施教,学法者当依法修学,此为治学之本。因此,大乘教法既非个个可传,亦非人人皆能得修,必视乎其因缘方予以定夺,绝不能教法泛滥遍施,此为法义之所不容。
二十徒劳行——之十五、若不除嫉妒及五毒,修般若徒劳也
般若之法为最高佛法之法义,也是诸有如来与众生之本来面目,宇宙真如。行人欲达生死解脱,必了般若!